神眷西班牙_17世纪欧洲货币(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世纪欧洲货币(下)

第(2/3)页


        此時的西班牙王國財政收入一覽表:

        海外殖民地總計:1342萬杜卡特(美洲佔722萬)

        亞拉岡:520萬杜卡特(四分之三來自西西里、那不勒斯等南義大利)

        卡斯提爾:225萬杜卡特

        &葡萄牙、教皇領等其他地方的收入

        不準確的粗估,西班牙平均一年的支出是840萬杜卡特,西班牙在三十年戰爭&荷蘭獨立戰爭期間的軍費支出為2億5000萬杜卡特。(不清楚是否有全額支付)

        1630年,法國國庫年收5800萬里沃/軍費開支3300萬里沃/對瑞典援助100萬里沃

        ……………………………………………………………………………………………………

        不過法國的數據也有瑕疵。

        好比說里沃(法鎊)故名思義是”一磅白銀的市價”為基準的一種計算單位,並沒有相對應的貨幣;常久以來,法國人慣用義大利的同值貨幣(一法磅銀500g換3.5~4克黃金),也就是杜卡特和佛羅林作為貨幣使用,但這兩種錢都是金幣。

        ~換句話說、在西班牙人大量引進美洲白銀後,我想法鎊的價值會暴跌得很慘,特別是在兌換金本位貨幣時,價值可能會縮水個幾倍也不止。

        利希留時代法國的貪污問題也值得關注,5800萬里沃的稅收是法國的官僚依賦稅對人口比所推估出來的”期待數據”,而我們並不清楚國庫究竟真正進帳了多少里沃。

        西班牙會窮的另一個原因也跟金銀價波動和匯率波動有關,因為戰爭開銷遠超出西班牙的年收入,所以他們必須借錢來打仗---而西班牙主要收入來源的美洲白銀幾乎全運往熱內亞抵押換成貸款了,在銀價日賤的歐洲,拿銀換金本身就是賠本;西班牙一直到三十年戰爭結束後才隱約發現到把銀子運往中國換成貨物回銷歐洲,似乎比直接運回歐洲要更賺的事實。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幾乎缺乏所有任何一種我們所知的貴金屬(銅銀金都很缺乏),而銀的價值又比歐洲高上三至四倍左右,所以來自歐洲與美洲的銀元很快就大量流入了明、清的貿易市場上。西班牙人在馬尼拉可以用賤價的銀採購到上好的瓷器與香料,然後再透過運寶船隊經巴拿馬、哈瓦那、加的斯回西班牙。當然,前提是西班牙的船團途中沒被英國與荷蘭海賊洗劫的話。

        …………………………………………………………………………………………

        1420年的威尼斯國庫年收:

        收入10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