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眷西班牙_二十四 晒盐也能发大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四 晒盐也能发大财

第(1/3)页

在组织冬小麦的耕作时,阿方索和方青云发现了一个很奇葩的现象……

        原来,西方人这个时代还不懂选种选优的道理,随便抓一把麦子,就当种子给撒播了……

        当方青云指导大家用盐水选种时,连黎塞留都觉得这太奢侈了……

        为啥呢?原来,欧洲的盐,此时也很昂贵呀。用盐水选种,也许效果好,但代价也好大呀!

        一名从英国被招募来的下属(天主教徒,因为英国强制推行新教,才跑到西班牙来混的)亨利告诉阿方索,此时在欧洲,盐价是非常贵的。原本,在英国这个四面环海的国家,盐价一直稳定在4先令每夸特的水平,算是比较便宜了。

        但是,自从那所谓的“价格革命”开始后,欧洲物价一路疯涨。目前,英国的盐价,已经达到了12先令每夸特。

        而英国的盐价还算便宜的,因为英国王室没有课高额的盐税。而在西班牙和法国,因为类似大明王朝,开始课盐税,盐价更高。

        比如西班牙,盐价大约在20先令(等值于1皮斯托尔或1英镑)每夸特的水平。而在盐税很高的~∮,法国,盐卖给平民时,因为课过高额的盐税,盐价已经高达40先令(价值2英镑)每夸特。

        法国不像西班牙,有庞大的殖民地供养王室。所以,他们只能靠压榨本国的平民了。课高额的盐税,就是法国获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所以,盐在法国卖得非常贵。

        这还算低的,在寒冷的俄罗斯,因为制盐困难,他们的盐,多半是荷兰人的商船通过波罗的海,贩卖过去的。在俄罗斯,冬季缺盐的时候,每磅盐可以换到两只羊,令人咂舌不已……

        而且,目前欧洲人还处于煮盐的时代。目前,欧洲人的盐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煮盐,用海水煮盐;另外一个,就是靠大自然生成的盐了,比如盐矿。而在西班牙殖民地尤卡坦半岛,因为气候干旱,加上潮汐,半岛的沙滩上,有很多晒干的盐巴,还有一些盐湖,可以随意刮盐。

        因此,现在西班牙人的盐,很多都是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收集来的天然盐。而欧洲人,此时还没有掌握晒盐技术呢。同时期的大明,已经开始广泛推行晒盐技术了。

        晒盐,一般情况下成本只有煮盐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样子。欧洲人煮盐,成本确实非常高。高在哪儿呢?

        第一,煮盐需要大量的人力,有的收集海水,有的运送燃料,有的看着锅。而目前欧洲工人工资很高(物价飞涨闹得,不是待遇真的好),随意煮盐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第二,煮盐的燃料也很贵呀,煮盐的柴火或煤炭,都是人工采集的。人家工资也高,所以卖得燃料也不便宜。

        第三,运输成本也高,陆上运输就不用提了,需要大量的人力畜力。而海上运输,现在船跑的很慢,水手待遇也不低,自然成本也很高的了。

        因此,欧洲靠煮盐,成本自然低不下来。当方青云要用价值高达1英镑每夸特的盐,弄成盐水去选种子时,黎塞留等人才感到很惊讶,也觉得很奢侈。

        “老方,你看,欧洲盐价这么贵。大明好像是晒盐的吧,要不,我们也晒盐,靠卖盐狠赚一笔?”

        “有道理!不过,我们晒盐的话,在海边晒盐目标太大了,容易被人偷学了去啊。一旦大家都知道晒盐了,这个盐价就卖不上去了啊!”方青云受到黎塞留的传染,也注意保密了。

        “嗯,那……我们找个隐蔽的海滩去晒盐。哪边的海滩比较隐蔽,阳光又很好呢……”阿方索开始冥思苦想。

        “殿下,我突然想起来了。在去摩洛哥和哈立德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