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_第一章 回到明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回到明朝

第(3/3)页

来不知钱是干什么的人。所以世人以貌取人也是常情。”
算命先生听了这话,沉思一会微微笑道:“兄台此番高论对宋某启迪不小。”
正说着,小二把面端了上来。
李鸿基把面推到算命先生的面前:“先生,请吃面。”
算命先生一愣。李鸿基笑眯眯说道:“先生,咱们穷人没什么钱,请你吃二碗面当算命的钱行不行。”
“好。。好吧。”那矮子算命先生也不客气。端起面碗稀哩呼噜地吃了一碗,端起第二碗面,这才一边慢长斯理的挑面,一边瞧着李鸿基。好象等李鸿基问话。
李鸿基笑问道:“这位先生,刚遭了抢劫吧。”
那矮一愣。那挑面的手停在碗上一尺,惊问道:“你怎么知道?“
李鸿基笑道:“我刚才从先生的口音听来,先生好象河南地方的口音,先生衣领很干净,证明先生很爱清洁,可先生鞋上尘土很多,证明先生走了很远的路。先生既是远道而来,身上却连个布包和搭裢也没有。另外先生的旗杆上却沾了很多泥土。脸也抢破了一块。先生一进面馆,不自觉地摸了摸肚子,舔了舔嘴唇。证明先生可能很饥渴了,可先生却不要面,却把眼光四下看人,证明先生现在腰里没有什么钱。
但是,依我观先生的面相,先生又岂是穷困缺钱的人。综合以上种种,再加上现在的人都饿得半死,土匪很多,先生十有**遭了抢劫了。“
“所以你叫我过来,想请我吃面,又怕我不好意思,只好说要算命。但从我坐下到现在,你根本没提算命的事,证明你根本不信命。”矮个先生的眼睛越来越亮了。那眼光中全是欣赏。
突然,那眼光剧烈地抖了一下,似乎不信地在李鸿基的脸上巡视着。他的神色越来越古怪。嘴里喃喃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他突然问李鸿基道:“这位兄台,你贵姓高名。”
“李鸿基。”李鸿基答道。”
“姓李?原来你真的姓李!!!快告诉我你的生辰年月!”算命先生急不可耐,一双眼睛瞪得滚圆。
李鸿基感到好笑,刚才还觉得这算命的先生举止不俗,眼光犀利,自己还以为遇到了什么风尘异士。想结交他一番,没想到不出三句话,他竟神叨叨地要给自己算命了。看来也不过是一个术士罢了。
他漫不经心地站起身,一边往面馆外走,一边笑说道:“  哪年生的早忘了,你要是想算,就算今天上午八点钟罢!”
“今天??!!”那算命的生生突然惊叫了一声。跌跌撞撞跑着地跟了上来,他一把抓住了李鸿基的手:“兄台。八点钟是什么意思。快告诉我!”
李鸿基觉得他抓自己的手都微微发颤。他刚才顺嘴说出今天早上八点,是因为他是那个时间来到这一世的,没想到这一句话,竟让算命先生大呼小叫。
李鸿基随口答道:“八点钟就是辰时左右。”
“辰时!今天辰时!!!”算命先生惊怪诧异,那表情,好象星象学家忽然发现星星错了位一样。
“你随我来,随我来。”算命先生拉着李鸿基的手往僻静处走。
李鸿基哭笑不得,心说没想到二碗面换来这一通纠缠。早知从此,当初干脆不理他好了。
二人来到无人处,那矮个算命先生左右瞧了瞧,朝李鸿基一揖到地:“兄台,此事关系重大,你一定要告诉我,为什么你要你的生辰是今天辰时。”
李鸿基瞧他凝重万分,那眼光是似在极其盼望着什么,又怀疑着什么,在这种古怪的表情下,连圆圆的娃娃脸都涨红起来。
李鸿基素不信命,他童心忽起,他脸一绷,十分严肃地说道:“先生,这话我只对你说,你可不要告诉别人,我是天上神灵下凡,今天早上辰时刚刚投世,正投在这个人身上,所以,我的生辰只好算是今天辰时。”
李鸿基说完,那算命先生顿时又惊又喜,他结结巴巴说道:“想。。。想不到。。。我真算对了。”
“你算对了?”李鸿基心说你真能打蛇随棍上,我还不知自己算是哪路毛神呢,你就算出来了。那矮子这时慢慢恢复些平静,他整了整衣裳,正重说道:“宋某平生精于卜算,知道天下即将大乱,但乱象虽有,却无真命天子降世,今日早上,宋某正仰望云气,忽见此地红光冲天,宋某起了一课,算得真命天子就在今天辰时降世了。我。。。”
他还要说下去,李鸿基突然哈哈大笑,他指着算命先生说道“红光冲天?真命天子?我的天!你不要告诉我,你就是张良转世,准备辅佐真命天子的。”
“正是!我宋某正是来辅佐真命天子的。”那算命先生面色一整,大声地,豪气干云地说道。
李鸿基差点没乐背过气去。他一边笑,一边推开算命先生往前走道:“好吧,好吧,你爱说什么说什么,我可没空和你胡聊。”
他大步流星往前走,那算命先生突然抓住他的后襟,“公子,您慢走,以后献策就跟着您了。”
“献策?你爱献什么策献什么策,我反正用不着。我根本不是什么神仙下凡。我只是一个穷光蛋!你别跟着我!”李鸿基有些慌了,这家伙真粘上自己了。
“公子,我宋献策的眼光绝不会错。刚才已经看出您身上有龙气。。。。”那算命先生一溜小跑地追着李鸿基。
“你宋献策的眼光就不会错。。。什么?你是宋献策?”李鸿基突然站住。
“宋献策?”他回头仔细看着眼前这人。他就是人称宋孩儿的宋献策?不错!此人长得可不象个孩儿!这么说,他就是李自成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宋献策!
宋献策见他回头,气喘吁吁的说道:“还有一事,公子必须记得,早上献策起课时,曾算得主人姓李,但名字需叫自成。才能成就大事。公子有字没有,要不以后字叫自成吧。”
李自成?李自成??!!!如同一个炸雷正打在李鸿基头顶,他被电得晕头转向。
他的脑子中忽然闪现出一件事来,当初学历史时,记得李自成的原名就叫李鸿基,后来遇到一个异人,才改名叫李自成的。
而李自成就是米脂李继迁寨的人!
自己穿越时空,竟当上了李自成???!!!
他脑中一页页翻过历史,李自成,明末起义军首领,崇祯二年造反,此后奔窜于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到处被追杀。于崇祯十七年进了北京,才当了一天皇上,就被清兵追得四处乱跑,最后在九宫山死于地主武装手中。
这苦命的家伙!他穷其一生,就没享过一天的福。
自己穿越之后竟当上李自成了!
不干!凭什么老天爷让他当李自成。他既不想当苦命的流贼,也没有野心想当皇上!只想一想整天的斯杀,整天的算计,还有兄弟间的反目,皇位的血腥就够他烦的了。何况还是个短命的家伙!
他只想有点钱花,有一点势力足以自保,有一个知心的女人,别的他什么也不图。老天竟让他当苦命的李自成!让老天见鬼去吧!
他咬牙切齿,他恨恨不已。
宋献策见李鸿基突然面目扭曲得可怕,他吓了一跳。急急叫道:“公子,公子,你没事吧。”
李鸿基被他叫醒过神来,他突然指着宋献策的算子骂道:“我告诉你,宋矮子,我不是李自成!我不是!你爱找谁当李自成你就找谁去!”
他转身就走,走了几步,突然回头,宋献策正一溜小跑地跟来。
“不许跟着我!”
宋献策上前二步,刚要说什么,李鸿基一个横扫千军,当即把大谋士宋献策摔个四脚朝天。李鸿基象逃瘟神似的跑开了。
宋献策爬起身来,望着李鸿基的北影,他跺脚说道:“都怪我,不该这么直接把天机说出来。公子一定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不想暴露身份。哎!都怪我,都怪我!“
不说他自怨自艾,再说李鸿基,他此时正闷坐街头,自己该怎么办,如果历史说的是真的,那么用不了多久,他就被生活所迫,扯旗造反了。
他原来美好的梦想,利用上一世枪枝技术,造出枪来走私或保镖,然后赚上一大笔钱,悠闲过日子的想法就成了泡影了。
不行,一定要改变这种形况!即使自己真的是李自成,也绝不走历史上李自成的道路!
改变历史!
对!改变历史!只要历史中有个地方偏离了轨道,就可以改变历史。
具体怎么办?怎么办?他思索着。
现在是崇祯二年,明年李自成就起义了,再过十四年,清兵就入关了,李自成也就死翘翘了。
他抱住脑袋,拼命地思索着对策。如何阻挡历史的车轮,突然,一个念头在脑中闪过。崇祯二年,北京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事,皇太极这年十月绕经蒙古,经长城的龙井关,大安口攻遵化,通州,进攻北京。多亏蓟辽督师袁崇焕死命护卫京城。皇太极才没能攻进北京。后来皇太极使了反奸计,使崇祯皇上误认为袁崇焕是奸细,这才杀了袁崇焕。史学家都说,崇祯自毁长城,如果袁崇焕不死,清兵就不能入关,历史将重新改写了。
关键人物——袁崇焕!
只要救了袁崇焕,历史就会重写,自己就不是李自成了。
可是要救袁崇焕,谈何容易。
自己有什么力量可以救袁崇焕?
他看了看自己的的手,青筋暴露,细得和鸡爪子似的,再看胳膊,和干柴棒似的,这体格固然不行,再看看穿着,穷得只剩二袖清风了。不对,袖子都没有,连清风都装不下。
他使劲搓着手,必须得有自己的力量,想在乱世有作为,没有自己的力量可不成,没有钱也不成。
他突然笑了,笑容灿烂之极。因为他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刘宗敏!刘宗敏有一个大好的职业。土匪!
既是土匪,一定有人,既是土匪,一定不缺钱。这股力量不借用,岂不可惜!
半个时辰后,李自成打听出刘宗敏的情况,他大步往刘宗敏的山寨赶去。
刚到城门口,就听外面马蹄声如雷。路上的行人纷纷往街两边闪避。有人惊呼道;“嗬!怎么来这么多兵”
又有人叫道:“那不是子县的李捕头吗?他怎么也来了?”
“那不是张千总吗?他怎么也来了?”人们指点着这群盔明甲亮的士兵说
一个穿着富贵的老头在街旁朝领兵的头目笑着问道:“张千总,发生什么事了?连你都出马了。“
“田国舅有令,缴灭山贼刘宗敏!“那个张千总认识这老头,笑着和他答话。
“张千总,有你出马,刘宗敏一定束手就擒。”老头奉承地说道。
“那是当然,惹  了国舅还想好!国舅爷已经调集临县二千人马,一定要把刘宗敏的山寨缴平。”
张千总大声说着,率人马进了城。
李鸿基突突然乱跳,二千人马!刘宗敏山寨到底有多少人,这二千人马来缴,他能挡得住吗?另外,是不是只有这二千人,还是另有人马源源而来?
不行,他得马上去给刘宗敏报信,让他先避一避风头再说。看现在的情况,走着去不来不及了。最好能弄到一匹马。李鸿基刚想搜索一下,看哪有马匹,忽听身后一阵狂呼乱喝:“都闪开,闪开,给我们老爷让路。”
接着就是皮鞭打人的声音。和四周行人的慌张奔跑声,小孩的哭叫声。
李鸿基不用回头,就知遇到一恶霸了。果然,他一回头,见一个三十多岁,尖嘴猴腮的家伙正朝这边过来。这小子身后,跟着八个彪形大汊。一个个横眉立目。李鸿基的眼光忽停在这小子骑的马上。李鸿基的眼睛一亮。这小子虽不怎么样,可这马却是好马,鼻阔胸宽,身高体秀,蹄小如桃,浑身毛色通红发亮。
李鸿基心说老天爷待我不溥,缺什么来什么。只是,自己现在体格不行,想对付这八个彪形大汉,还真有一定难度。他突然一闪身进了一个胡同,找到十几个在街边要饭的叫花子,把腰间仅有十几文钱全撒给他们,然后低低吩咐几句。路旁边还有一个杀以鸡的,李鸿基趁人不备,把鸡血抹脸上一把。然后狂呼大叫冲了出去。
那尖嘴猴腮的家伙猛见一人从对面直冲过来,满脸的鲜血,刚要叫手下人把他打跑,忽听后面一群人大叫:“他是麻风病人!他是麻风病人。”
这麻风病在明朝那可是让所有人都害怕得要死的病。八个彪形大汉眼见李鸿基满脸是血,狂呼大叫道:“我得了麻风病,我让你们也不得好。”竞直朝这八人冲过来。
这八人吓得连滚带爬逃之夭夭。
尖嘴猴腮的家伙刚想拔马逃跑,忽觉脚脖子一紧,身子凌空飞起,趴叽摔在地上。险些把屁股摔成八瓣。
接着忽听一声忽哨,那满脸是血的家伙骑上他的枣红马扬长而去。
李鸿基骑在马上,哈哈大笑。一直冲向刘宗敏的山寨。
这米脂城县内原没有太有名的山,刘宗敏所谓山寨是建在一个县城北一处高坡上。
(米脂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无定河为分水岭,地势总体东西高中间低。海拔最高1252米,最低843.2米,平均海拔1049米。地貌主要以峁、梁、沟、川为主,境内山峁达20378个。沟道16120条构成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支离破碎的地貌景观。县域西部与榆林的风沙区接壤,沟道浅而宽、梁峁起伏较大,土壤风蚀沙化明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县域东南部,丘陵起伏,坡陡沟深,侵蚀严重。经过治理,明显改观。中部为无定河川道地带,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没去过米脂,不过我想米脂既然多峁,梁,沟,川等,总有一处可让刘宗敏存身吧。哈哈,纯属臆测。米脂的人不要笑我。)
远望刘宗敏的山寨,见这山寨虽不太险,却也易守难攻,正面是一条陕窄的山路,仅二米多宽,十分陡峭。路左侧,坡陡沟深,根本无法攀爬,路右侧,地势较缓,刘宗敏在此处除建的寨墙格外高大。李鸿基看到,寨墙虽高大,里面却没有人守着。因前面山势较陡,李鸿基把马栓在山脚。自己大步走上山去。李鸿基越走越奇怪,这山上寨门大开,竟无一人把守。仔细听听,也听不到什么声音。快步走进山寨,见里面除了几间破窑洞,十几棵老树,此外连个人影也没有了。原来刘宗敏已经带人离开这里了。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