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与骑士_第026章 发家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6章 发家史

第(2/3)页

一个人在家玩的不够爽,肯定三五相约进网吧开黑,网吧生意应该会很好。

  事与愿违,网吧几乎没有生意。打听才知道,工厂找的都是高材生,全是自制力极强的学霸,就算玩游戏,也懂得节制,不会去网吧玩。

  网吧坚持了不到半年便倒闭。

  刘西水的商铺旁边,是两间160多平的大商铺,是刘家村拆迁刘东林从G市赚到钱归来,投资地产买下。

  在刘西水和刘北王合伙开网吧的同时,刘东林也意识到卖仿冒油有风险且不能做大。不知从哪儿认识了一个叫‘朱姐’的珠宝设计的中年女人,刘东林决定转行做珠宝生意,于是将两间商铺打通,改成一间330多平的大铺,做成了一间珠宝店。

  刘东林的想法是,能去工业园上班的都是高薪阶层,住在附近的都是高收入家庭,他们肯定买得起金银首饰。而且大都是到了结婚年龄的年轻人,婚戒之类的珠宝肯定有需求。

  事与愿违。

  工业园区上班的都是理工科的高智商人才,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理性全面压制感性,对金银珠宝完全无感,都是那种结婚连颗钻戒都不肯买的光明磊落的汉子。

  珠宝店开业半年,进店闲逛的人都没有几个。

  六家村的三兄弟在相同的时间,宣告创业失败。

  刘西水和刘北王还好,各亏十来万,不算大钱,承受得起。

  刘东林就惨了,卖油多年赚的钱全搭了进去,倒欠一大笔债务。月月都要还高额利息,屯在手里的金银首饰短时间内还难以处理出去。

  怎么办?失魂落魄的三兄弟相约在城北洗脚,解压放松心情,同时合谋商量出路。

  路经城北骡市,看到满大街的“大师茶”广告,刘西水计上心头,有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宗师茶

  城北骡市是联盟东部大陆最大的茶叶批发贸易市场。

  大师茶号称是由八位制茶大师亲手炒制,每年卖出三亿罐,连起来能绕东大陆十五圈。产品定位“礼品茶”,市场定位“中高收入人群”。几十克,一两百克的茶叶,成本也就几十块钱,套一个花哨包装盒就敢几百几千的卖。

  大师茶为何有市场?东大陆有着千年茶饮文化,在东大陆几乎人人都喝茶。东大陆的人有逢年过节送礼的习俗,酒和茶是贵重礼品的首选。

  大师茶卖的是什么?卖的是噱头,卖的是产品包装,卖的是档次,卖的是市场需求。

  刘西水脑瓜子一转,就有了一整套的方案。

  “宗师”对比“大师”,称谓上就高了一个层次。

  市场定位也升级为“超高收入家庭”,一般的高收入还不行,非得年入过百万的那种富人阶层。

  茶叶也就那样,顶级的好茶在骡市也就1千块钱左右一斤,品质更好且不能量产的茶也就几千一斤。

  重点在包装!

  用金银来做装茶叶的罐子,用珠宝来点缀,将茶叶罐做成工艺品!

  大师茶铺天盖地的打广告,开拓市场。

  宗师茶则乘着这股东风,弥补市场空缺,而且是利润最高的那一块空缺。

  宗师茶的定位是‘奢侈品’。

  启动的第一笔巨额花费就是花钱请几位“茶道大师”和“珠宝大师”代言。

  预算启动资金3千万。

  刘东林珠宝店的货物折价能值大约1100万。

  凑不出这么多钱。

  缺口巨大,且风险不小。

  三兄弟一合计,开始联络刘家村的乡亲故友,发动大家一起出资,合伙创业。

  由于拆迁,家家户户都有几十万上百万的补偿款。

  村里人都知道刘东林做生意赚了大钱,听说要带大家一起赚钱,自然乐意,这家几十万,那家一百万,很快便攒够了人头。

  然而,在公司成立,签协议的时候,闹出了幺蛾子。

  宗师茶的点子是刘西水想出来的。刘西水大学读的就是经济学专业,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