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家的小娘子_第1章 喜讯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喜讯儿

第(2/3)页

的姐姐,爹去后三年,姐姐方出嫁,剩下他母子三人在家中过活着。偏没过多久,娘却病了,他那时个头已经老大,便撑起了家中重担,这个妹妹算是他半带着长大,一向疼爱的紧。

        “嫃儿那时还小,诸多事情没了印象,想是不知爹那时都不敢抱你,道是又软又小,唯恐滑了跌了。”嫃儿乃她的乳名,“嫃”同音“珍”,宝也。

        爹爹去时,姜小娥顶多两三岁,正是浑不知事的年纪,因此她对爹爹的印象并不深,也就素日里自娘与兄姊口里得知一些。晓得爹爹是个胸有大志,却苦于天赋不足的人,唯一印象里就是爹爹素喜叹气,整日里愁眉不展。

        见闺女适才还晶亮的眸子一瞬间黯淡下来,陶氏不禁连忙开口道:“好了好了,别再提你们那短命的爹,用饭罢。”

        姜家几代单传,陶氏进门前公婆便没了,也正是如此,她才能凭个农户出身的身份就顺顺利利嫁进姜家。早些年丈夫还未去世时,姜家倒有两个伺候的老人,后头丈夫一走,鉴于几种原因,陶氏便将两个老人放了。

        而今这不大不小的三进老宅里,也就只得她母子三人在住。

        姜家祖上曾出过进士老爷,正正经经为过官,只到底昏庸后辈居多,没个两代就败落下来。到了姜家曾祖那一代,门庭越是萧索,时至今日就更不消去多说,只沿袭来一个书香后裔的雅姓,实则内里早已与寻常百姓家一般无二。

        几年前她大病一场,几乎掏空了家底儿,儿子那时也不大,正是读书进取的好年纪,只因她的缘故,小小年纪便不得不撑起家中重担,照顾母妹不说,竟还放弃了读书,自去码头上寻了差事来做。

        这一做便是五、六年,昔日英俊白皙的面孔已经瞧不见,早自一个斯文公子变成如今这副黑面硬汉的模样。

        陶氏素觉亏欠儿子太多,因此母子三人用罢晚饭后,坐在堂屋里用茶点时,少不得又要对着儿子老话重谈一回:“现今娘身子已是大好,家中也算是小有积蓄,你看看何时将码头上的差事辞了,回家重拾书本才是。”

        丈夫努力半生也没考中个秀才,到了儿子这处,陶氏实际并不大愿强难他。

        只是想着成败总要一试,儿子早些年因要挣钱养家糊口误了学业,现今一家子既已挺了过来,读书又是正道,便是日后真的与功名无缘,多读读书也是没有坏处。

        姜岩与他爹不同,他爹热衷于功名利禄,他却好些,并不以考取功名为人生唯一目标。多是考上则好,考不上则罢的态度,并不似他爹那般一辈子呕心沥血只为了考取功名振兴家业,后因屡遭落第,以至郁郁而终。

        他是个孝子,娘要他读书走科举之路,他自然没有不应。只要辞掉差事并非说辞就能辞,多少还要过段时日。

        陶氏听他道再缓缓,一时也就没再多说,把他赶回去歇息了。

        姜家老宅既宽敞又陈旧,宅大人少难免就有些忌讳。

        因此母子三人都住在上房,姜小娥与陶氏二人住在正屋里,姜岩则在紧挨着正屋的一间两进深的耳房内住着,平日里娘与妹妹在房中发出动静,他也是能够听到一些。

        姑娘家胆子小,自没有单独一人睡的道理,因此姜小娥便与她娘同睡一榻。

        自净房洗漱出来,就见她娘开了匣子,手上正拿着一把银质的长命锁。这锁她不久前见过一回,晓得是娘为小外甥早早备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