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杀_第二十章 血海坚城(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血海坚城(上)

第(2/3)页

上来消灭剩余守军,夺占阵地。他们这种战法取得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仗着那轮猛烈炮火取胜,要是守军防不住这轮猛烈炮轰,那就必然要失败。我们凭借碉堡群组成的据点工事群保存防御力量,充分发挥火力优势,做到以子弹换人命,起义军人再多也没有办法。”

        守军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和弹药储备情况:

        塔斯曼帝国军为加强防卫力量,从南亚森斯坦前线调回仅有的两个新编强击型精锐步兵师增强瓦汉姆的防御;通过训练本族人平民作为补充部队,整编战损部队,升级警察和保安部队为正规军,将异族人强行编入部队等种种手段,将该城守军扩编为6个军部下辖17个步兵师另有4个独立师,3个独立重炮团(原计划参加下一阶段进攻战役,从后方调来的,被坑了),一个侦查轰炸机大队,连同4个本族平民徒手补充师,守军实际总员额增至22万人,拥有各种火炮1000余门(含迫击炮)。将瓦汉姆市划分为1个中心防御区和东、南、西、北4个外围防御区。其部署是:以4个军11个师担任东、南、西、北区的防御;以直属部队防守城内中心区;以2个军6个师另两个独立师担任机动作战。防御重点置于南区和北区两个地形上较易攻打的防御区。

        重火力配置上,从后方调来的3个独立重炮团装备有160mm榴弹炮24门(自带携行炮弹2500发,其中1800发为氯气弹),120mm榴弹炮72门(自带携行弹药12600发);各军军属炮兵和师属炮兵装备有数量不等的80到100毫米火炮,弹药数量充裕。武器弹药储备上,瓦汉姆城是这一地区的总后勤供应兵站,也是塔斯曼帝国国家级战备弹药库存地、弹药运输中转站,因而储备了大量的弹药,虽在上次瓦汉姆战役有很大消耗,但剩余数量依然十分可观。

        另外,塔斯曼帝国军在卢姆斯拉尔和玛卡拉尔这两个地区缴获步枪136200支,枪弹7000万-8400万发;冲锋枪14300支,枪弹4200万发-7000万发,轻机枪1600挺,子弹1580万发。还有16门150mm重型榴弹炮,54门105mm战备库存旧式榴弹炮,100多门各种口径迫击炮,多达12万发的各类炮弹。这些武器中的相当一部分就存放在了瓦汉姆。战役中期,守军就开始大量使用这些武器加强近战火力。

        第一阶段攻方参战部队和基本火力配置:

        联合帝国军参战部队:

        新编第七步兵军:N(新编)第19师,N第20师,N第21师,另一个只有少量轻武器总员额10000人左右的四团制预备补充师。(该部为我军控制区内的帝国军起义部队改编,所辖各正规师使用我军B85型师简化编制)

        新编第九步兵军:N第25师,N第26师,N第27师,另一个只有少量轻武器总员额10000人左右的四团制预备补充师。(该部为我军控制区内的帝国军起义部队改编,所辖各正规师使用我军B85型师简化编制)

        新编第十步兵军:N第28师,N第29师,N第30师。(该部底子部队极为可靠,官兵中也有大量的哈利路亚教徒,下辖三个师全部采用B85型师标准化编制,并辖有一个军属重炮团,150mm榴弹炮54门。)

        新设西南边境军区第一独立装甲旅(77辆轻型坦克,全部为B-M型轻型坦克,战斗全重7t,主炮口径45mm,以该型坦克为底盘的23mm自行机关炮32门)

        新设西南边境军区第二独立装甲旅(武器配置同上)。

        新设西南边境野战军警备一师(原我军预备役野战部队军官,填充帝国军投诚部队官兵,B85标准编制)

        新设西南边境野战军警备三师(原我军预备役野战部队军官,填充帝国军投诚部队官兵,B85标准编制)

        上述部队早在编练整训时就开始为将来的作战行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军事练兵,重点学习训练攻防战术、爆破和土木作业。这些训练只针对一般性质的普通防线,这些参战官兵和他们的教官根本想象不到,瓦汉姆城下的工事会如此数量多,如此密集,如此坚固和复杂,因而付出了空前之多的生命作为代价。

        联合帝国军B85型师标准编制

        该型步兵师每师约有21000人,三团制师。师辖三个步兵外加一炮团。

        步兵师有一个重型炮兵团,该团辖四个营,两个装备18门105毫米榴弹炮,两个装备18门150毫米榴弹炮,另有一个辎重运输大队。(简化编制师全师仅装备1-2个105榴炮营)

        步兵团辖有四个步兵营,一个搜索连,一个工兵连,一医疗队,一辎重大队。

        团部80人,直辖一侦察警戒排60人,医护队160人。团下辖四个步兵营,一个75毫米野炮营(18门)。(简化师团级火力仅编有一个75mm野炮连)

        步兵营下辖四个步兵连,另有一个枪炮连。枪炮连辖有,两个机枪排,每排40人,马克西姆重机枪6挺,共12挺;2个攻坚重型步兵炮排,每排30人,2门150毫米步兵炮,共四门,一个辎重排40人,连部10人,全连190人。营部30人。

        步兵连有260人,分三个步兵排,一步兵炮排,每个步兵排有30名步枪兵手或卡宾枪手,分属3个步枪班;一个10名冲锋枪手的冲锋枪班,一个伴随支援机枪班(三挺轻机枪),分三个机枪组,共12人;手雷掷弹手6人(携带攻坚爆破手榴弹),正副排长各一个,每排60人。步兵炮排35人,装备有3门75毫米步兵炮作为全连的火力支援武器。辎重队35人。连部10人。全营共计1260人。150mm步兵炮4门,75mm步兵炮12门。

        (简化师无营属150步兵炮,无营属重机枪排,将原连属75mm步兵炮集中到营一级,作为营属支援炮兵加强连使用,数量通常为6到8门。)

        该型师标准编制全师重火力合计:36门150榴弹炮,36门105毫米榴弹炮,54门75毫米野炮,48门150毫米步兵炮,144门75毫米步兵炮。

        参战亚森斯坦起义军情况因缺乏相关历史资料已无法调查。(雅森斯坦共和国方面有意隐瞒销毁相关历史档案。)

        战役开始:

        8月10日,我军发起风暴军事行动。前线敌军猝不及防,在我军攻势下纷纷后撤,我军进展神速。

        8月11日上午,我军攻击前进至瓦汉姆城下。当天下午,我军与守军展开交火,瓦汉姆战役打响。

        8月12日,我军开始对瓦汉姆周边地区实施外围肃清作战。并于当天下午达成了对瓦汉姆城的包围。

        8月12日夜,得知瓦汉姆城被围后,塔斯曼帝国军总部直接越级向鲁姆盖鲁中将下达命令,死守瓦汉姆,为主力布防赢得时间。鲁姆盖鲁的顶头上司撒加尔罕却命令鲁姆盖鲁中将突围,并于13日亲率部队攻击至城西附近接应。

        8月13日至8月14日,我军投入能调用的一切精锐部队,包括新编第十步兵军大部,军区直属两个装甲旅和新设西南边境军区警备一师等部队展开对撒加尔罕来援部队的全面攻击。撒加尔罕上将只是接应出了极少突围部队,其本人在战斗中被我军炮火炸伤,次日伤重不治身亡。

        8月14日下午,我军实现了对瓦汉姆城完全彻底的合围。

        此前,8月13日,我军已经开始了攻城作战。

        瓦汉姆战役第一阶段——强攻东区要塞

        8月12日中午,瓦汉姆城下的我军攻城部队部署到位。主攻部队为新编第七步兵军下辖各部和部分亚森斯坦共和国部队,新编第九步兵军作为预备队,其余部队作为包围圈警戒部队,打援或阻敌突围。

        当天下午,攻打瓦汉姆所需的各类火炮弹药1500吨及时调运到位,后勤部队还为攻城准备了手榴弹30万枚、TNT炸块40万块、爆破筒20万具、炸药包10万个。

        8月13日拂晓四时,联合帝国军队发起攻击的信号弹升上天空,进攻在骆驼寨、卧马山、羊头山、乌云岭四大东区要塞阵地同时打响。瓦汉姆攻坚战中最残酷的东区要塞攻坚战由此开始。这个日子,13号星期五,极为血腥的一天。双方都将主力投入到这片正面不过8公里、纵深最多两公里半的狭长阵地上。由于当地为丘陵地形,无法使用坦克,只能投入大量步兵强攻。

        为还原那时那地的具体战况,我们找到了多名当年幸存下来的老战士。胜者为王,但一线战场上,只有剩下的幸存者才是胜利者,才有机会从新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经历。

        今年已经83岁亚森斯坦起义军老战士的阿莫安*克斯米尔,是当年瓦汉姆血战的亲历者。B96年8月参加瓦汉姆战役时,他只有16周岁,是一名刚刚入伍不久的新兵。B96年6月起,帝国军与起义军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在联合帝国军大笔军事援助下,帝国境内起义军队的数量急剧膨胀,大批生活贫困的非帝国本族人青年加入起义军,也有很多人加入新编联合帝国军。他们有的是为了建功立业,有的是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