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杀_第二十一章 血海坚城(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血海坚城(下)

第(2/3)页

上将本人也中炮负重伤,一天后死了。这是一次赔本的救援,救援部队的损失远大于其救出的部队。撒加尔罕上将投入了仅有的五个独立师,还拼上了自己的老命,只救出了两个半师多一点被围部队,援军四个师援军却被敌军暴揍,丧失战斗力。更糟糕的是,撒加尔罕上将的老窝萨姆拉尔防守力量薄弱,已经在联合帝国先锋师手里了。

        8月15日夜,鲁姆盖鲁中将从包围圈外同僚处得知老上级死讯和后方要地萨姆拉尔失守,可谓祸不单行。一条电文,两件祸事,这意味着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来救援这支部队了。包围圈里的瓦汉姆城被围的死死地,城外敌军有大量坦克和重炮,而距离最近的友军恐怕都是在百公里之外了,即使突围出去那也是在野战中被歼灭。等援军来解围或者自行突围,那都是骗小孩的荒诞童话,指日可待的全军覆灭才是现实。现实总是冷酷的,战局如此,这种残酷总得坦然的面对。坚守,死守,守死,同样是全军覆灭的结局,但至少可以给敌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这个机场由22个大碉堡和45个小碉堡构成的5个碉堡群共同拱卫。机场防卫圈内驻扎有守军机动防御部队的一个军部及部分军直属部队。塔斯曼帝国军也觉得机场适合架炮,这个军军属炮兵团的24门100毫米加农炮和一个105mm独立重炮营(11门105榴,来源不详)也部署在这里。当时这里的守军约5000人。

        8月17日下午14时,刚刚抵达战场的联合帝国军第五新编步兵军向机场要塞发起了攻击,第一独立坦克旅支援了这次战斗。步兵坦克炮兵多兵种协同战术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仅仅两个小时就夺取了这个坚固布防的要塞。

        在激战中,为了遏制守军炮兵火力,联合帝国军用重炮从骆驼岭阵地轰击机场要塞。不断使用大口径火炮轰击机场敌军炮兵,敌炮兵无法实施弹幕射击。坦克则掩护步兵实施冲击行动,一波冲击就成功的突入了敌军要塞阵地,随即开始直接攻击各个火力点。战斗中,坦克火炮威力不足的缺陷暴露无遗,几乎打不了坚固碉堡,只能轰击只有简易工事保护机枪火力点。但也不是没有积极作用,坦克极大的掩护了步兵的战术攻击行动,步兵部队利用坦克吸引敌军火力,步兵炮分队抓住机会射击敌军坚固碉堡,或者步兵爆破组接近敌碉堡实施爆破作业。

        …………

        在坦克的帮助下,步兵部队很快就攻击得手了,仅仅一次进攻就做到了,这在以前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伤亡也小的出奇。随后坦克在肃清残敌和击退反击敌军的战斗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当天日落前,第五军稳稳的控制住了瓦汉姆城南的这个机场。对守军来说,他们的希望依然存在,因为这并不是瓦汉姆其唯一的机场,城内还有一座小机场。直至20日中午,城内小机场被攻克前,守军的高级将领依然有机会乘坐飞机离开,可是鲁姆盖鲁将军和他麾下的将领们一个也没走,他们都选择战斗到最后一刻。

        8月18日,敌军没有发动反击,守城的敌人整整一天都在加固城防。我军则开始扫清外围。城北地势平缓,新编第六军和军区直属坦克部队共同出击,在猛烈炮火掩护下扫荡了敌军工事群,切断了城西城北的联系,还把城北敌军主力赶到了城里。城南步兵在坦克配合下扫清了城南飞机场周边全部地区,为炮兵提供了一个足够安全的射击阵地。我军前锋部队新编第五步兵军N第15步兵师(B85型编制标准化师)已经抵近到城南郊城防外围工事前沿不足半公里处。这些我军官兵饶有兴致的欣赏了塔斯曼帝国军构筑的城防工事。在他们看来这必是一场非常艰难的要塞化城市攻坚战。

        联合帝国军新编第五军军长,半年前还是塔斯曼帝国军少将衔高级参谋的乌尔卡其姆少将,来到城下我军前沿阵地勘察地形,意外的遇见了他的老朋友,在城墙上侦查敌军的守军主帅鲁姆盖鲁中将。鲁姆盖鲁中将先发现了乌尔卡其姆少将,他友好的打出了信号弹,向老朋友示意,随后命令部下向已经是敌人的老朋友乌尔卡其姆少将打旗语信号,“老朋友,你在我方炮火射程内,注意安全。”

        乌尔卡其姆少将则命令部下旗语回应,“谢谢提醒,我军重兵围城,攻城在即,望保重。”两人本应都立即离开,可是乌尔卡其姆少将做出了一个异乎常人的无厘头举动。他身着少将军服离开掩体,华丽丽赤果果的出现在敌军前沿阵地所有火力的射界内……

        接下来是一次贵族范的将领会面,会谈的内容是两军在战斗中如何保护城中百姓安全。为防止长官被打冷枪,双方官兵全部脱离掩体站好,枪扔在一边。这次会面中两军官兵极富浪漫主义气息的骑士精神值得称赞。正如这位鲁姆盖鲁中将率领20余万塔斯曼帝国军固守的瓦汉姆城,富有古典主义贵族格调和骑士精神浪漫气息。

        瓦汉姆城是座拥有15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城市,曾经是已灭亡千年古老王国的都城。塔斯曼帝国灭亡时,重兵齐聚城下。大约是在600多年前,这里最后一位国王率领他的将军和骑士们高傲的走出城门,面对着强大的敌人,这些守卫者提出城外交战,只要保全城内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当时的塔斯曼帝国军更加慷慨,主帅命令敞开包围圈,请他们的敌人带着武器和财物离开,并许诺这位末代国王,塔斯曼帝国会好好统治这个王国的疆土,善待这里的人民。

        当天中午起,瓦汉姆城门大开,城内的平民百姓蜂拥而出,这是战前的清场,两军可以大展拳脚了。

        我军通过询问城中百姓大致了解了这座城的结构。这座古老的都城曾拥有三道城墙,皇城,内城,外城。

        皇城在整个城市的最北端,北边是宽达二百米的护城河,河北边就是内城城墙,护城河绕城一周,宽度200至20米不等。城南建有大桥是皇城与外界的唯一通路。这是一座极为坚固的军事堡垒化城堡,至今仍作为军事堡垒使用。内部建有多个兵营和大型仓库。近乎正十六边形的多面棱角堡垒结构,直径约1.2公里,纯砖石结构,墙高10米,底座厚约8米-12,顶部宽约7米-11米,堡垒内部高台上还建有作为皇宫的小城堡。皇城城外是纵深300米左右的开阔地,以防止敌军偷袭。

        内城为最主要防御工事,全城周长20公里,共开10道城门,修建有10座防御工事城楼和4座防御工事角楼。内城城墙高10米,上宽6到10米,底宽13米,墙芯是夯土砂石碎石构成的原始混凝土,墙体外两侧外包砖石,砖石层厚达1.5米,顶部为砖石层,城墙每隔一百五十米还有建有一个向外的突出部,用与弓弩手侧向射击以夹击攻城部队。内城内是若干规整的街区,所有街边建筑都在三层以下,高度不超过10米;街区内的建筑没有超过两层的。这些平民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主要街道上的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和部分有钱人的大宅则是坚固的砖石结构。

        外墙为内墙放射外延2公里到3公里不等,是一段高约2.5米的石头砖头堆砌城墙,向外一侧砌有护胸墙,用以保护城外驻军免遭敌军骑兵突袭。当时外墙因历史上多次整修内墙被拆毁殆尽,仅有少数地段较完整的保留下来。

        进入热兵器时代,城墙进行过多次改造。上次防御战中,鲁姆盖鲁在内城城墙上增修环绕全城的碉堡和防御工事,将部分地段的城墙上筑起碉堡,增加城垛上火炮掩体和机枪掩体。角楼和城门城楼位置是防御最严密的地段,城门工事支撑点从城外前沿到城楼,由内而外,由上到下,共有六层火力带;角楼位置以角楼为基础改建了砖砌环型防御工事是一个上中下三层的大型机枪碉堡。

        在冷兵器时代,城墙是保卫城市的坚实壁垒。在热兵器时代,面对近现代化部队的进攻,古老的城墙能否发挥作用捏?答案是几乎不能。你要反驳了,别的不说,但说这华北的古城,那个没起过作用??涿州保卫战以及“二虎守长安”经典的城市保卫战,傅作义,杨虎城,四面楚歌孤军坚守数月之久,不就是依仗古城!!可他们两位对付的是真正的现代军队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两场准现代化战争中,有木有拿得出手的倚靠城墙护城防御得手的战役呢??木有!!!真实战史摆在那里。南京守住了吗??!!济南守住了吗!!??锦州守住了吗??!!只要攻击部队想要拿下的城池,守军绝对是守不住的。

        B96年8月19日凌晨三时,联合帝国军攻城部队动用了1300余门各类口径火炮进行火力准备后,对瓦汉姆城发起了总攻。

        只见一颗颗红色信号弹撕裂拂晓前的夜空,1300余门大炮齐声怒吼,向塔斯曼帝国军心中坚不可摧的古老城墙猛烈轰击。整整四个小时的集中炮击之后,这些号称固若金汤的文物旧城墙一段段的轰然垮塌,被炸出几十个突破口。

        19日7时左右,我军炮火部分适度向城内延伸,部分对城外前沿工事展开急袭,攻城部队随即发起了冲锋,几万名步兵从这几十个口子冲了进去。南侧城墙城门位置早已炸的稀烂,三个城门支撑点被我军全部一举突破,几乎毫无障碍;其余突破口也是顺利达成突防。

        联合帝国军战术手册上说,城墙是采用传统防御模式古董战术思想防御者们心中的最后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