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杀_第二十二章 王师折戟(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王师折戟(上)

第(2/3)页



        等他们进了首都,哪里还有阿史那沙比哈皇帝的活路??阿史那沙比哈皇帝得想办法了。

        打,阿史那沙比哈皇帝自知禁卫军绝对不敌这些叛军。这办法死路一条,只怕会死的很壮烈。

        谈,谈尼玛啊,看人家那口号,再说你有这个资本吗?双方势均力敌才有的谈。

        打不赢,谈不得,这酱紫只能实施东方军事计谋36计之36号计--走为上计。可是往哪里走呢??这是个问题。

        这时候,老朋友威廉王国控制着的帝国海军明确表示还拥戴他。皇帝清楚,这是大把白银军饷买来的忠心,只是暂时的拥戴。老朋友帮这个忙是收费的。

        12月24日,顿顿吃火鸡哥带上黄金存折票外币和几个妃子,上了飞机,飞往帝国仅存的海军基地,几个小时后,由此地转机飞往某大国政治避难。阿史那家族的塔斯曼帝国自此终结。几代帝国皇帝耗尽帝国国库真金白银巨资建设的帝国海军也分裂了,或者说被瓜分了,来自老朋友威廉王国的海军教官带走了6艘全新的博格级巡洋舰和来自该国的舰上雇佣水兵;在此之前,10月下旬,国库库银买来的主力舰队拿了起义者从我军手里买的金币,9艘布鲁诺级开到了起义者控制的港口,新国家还没搞开国大典就有了自己的海军;另外的一艘布鲁诺,四艘博格级早已被萨克森温莎帝国扣押,作为二手军舰上市出售,后被威廉王国低价买走。四艘在建的伟大的汗级,舰体被我国买走,这型舰船有了新名字,维拉型巡洋舰。(这里就与另一部作品有出入了。)

        几天后,塔斯曼帝国在帝国本族军队的战斗号角中迎来了新的一年——B97年1月1日,五位DIY称帝的12月皇帝在塔斯曼帝国首都周边地区展开“五军之战”。战火一直烧到了首都郊区。统领最后帝国军队的这五位将军曾经多年忠诚守护着帝国,而今为了占有帝国的残存遗产而拼死争夺。这几位将军们经历太多血腥战祸,心智早已迷乱,不少基层官兵更是如此,曾在同一面军旗下的同族同胞之间开始了冷血搏杀。

        “拂晓6时发起突击。”

        “吹帝国骑兵冲锋号。”

        “开炮,打光所有弹药。”

        “冲啊,帝国的勇士们,荣华富贵等着我们呢。”

        “所有机枪手稳住,敌军冲近了打,100米再开火,狠狠的打。”

        “所有能动的人,上刺刀,为了帝国的荣誉!战斗到底!”

        “首都就在眼前,哪里有满屋的金银,打败他们,那里的金银财宝都是我们的。进攻!”

        “弟兄们,他们快撑不住了,冲上去,杀光他们!“

        ………

        这些同族兄弟残军之间的战斗血腥程度丝毫不次于跟外族起义军的搏杀,尽管只是为了几个银子钱。银子,不是很贵的金属,又不是金子,犯得着吗?

        对人家来说,怎么犯不着呢?!可那时候的帝国真的是穷的只剩下那些银子了,所谓人穷志短,这些马上就要为口粮犯愁的伙计们也就知道这点事了。这些参战部队都是穷凶极恶,穷疯了的狗逮着谁都咬。

        最终,五位12月皇帝中一位智谋勇悍兼备的将军胜出了,阿卡那托雷中将的老朋友窝儿察布上将成为了占了首都的“真”皇帝。这位窝儿察布上将仍沿用塔斯曼帝国国号,但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帝国了。战完了之后,塔斯曼帝国本族军队真的不多了,真的不多了。那时还存在着的帝国本族军队已经很弱小了。曾几何时,塔斯曼帝国陆军曾号称700万大军,而今已经弱小到连最弱小起义军队伍都瞧不上他们了。“五军之战”后,坐山观虎斗的那些外族雇佣军军队成了新帝国的主力军队。这意味着这个帝国只能是因为还有钱而继续存在。

        真正意义上的千年古国塔斯曼帝国灭亡了。在五军之战开始之前,正货皇帝和妃子走了之后,剩下的皇族和大臣们完全乱了套,等定下神来,纷纷设法外逃。号称最衷心于帝国的家丁规模有几千人的皇家禁卫军也自谋出路了,官兵们在皇宫和国库抢掠一番,四处散了。随后,轮到首都人民进皇宫进国库搬东西了。几天后,首都的一切都变了。

        B97年1月10日,五位12月DIY皇帝中胜出的窝儿察布上将进了首都,占了首都,靠国库里没人能搬走的大块镇库银来维持军队对他的拥戴。另外四位,两位彻底兵败,死于“五军之战”;一位首都争夺战中,严重战败,所部仅剩3万余人,当月就因军饷问题被部下杀害,部下散落为匪,多年后新国家政府清剿;历史也没有记录下这三位的名字。

        另一位自己取消了皇帝名号,改称大总统,控制了卡兰运河,国号卡兰共和国。这国坐地收费,日子过得还不错,后来真的成了自建小国新政府的民选总统,他叫杜马勒汉莫拉比。著名起义军将领马赫迪汉莫拉比任该国的国防部长,与这位曾经的皇帝是表兄弟关系。

        次年(B98年)一月份,最先DIY称帝的7月皇帝阿卡那托雷因无钱发饷又没有足够的冬粮被部下杀害,所部投奔了首都的12月皇帝窝儿察布上将。

        这时帝国就只剩一个在任上的皇帝了,也就正常了,控制区也都是自己民族的孤儿寡母,人家起义军觉着没啥好打的了,也懒得来解放这些寡妇。剩下的帝国军太弱了,不可能再对起义军构成威胁。起义军之间倒是开始有事了,帝国跟起义军之间渐渐地基本上实现了和平。

        这样的外部局势,仅存的那位12月皇帝日子可就好过多了。窝儿察布上将作为这个残体帝国唯一的皇帝,那假的也是真的了,从小就有政治抱负的他肯定要好好大干一番,他的表现也确实像个有作为的好皇帝。先是陆军大整编,全部调整成为强国的编制,裁军,减少无用军费开支,接着任命地方官员,恢复秩序,整肃治安,申明法纪,优抚寡妇,复原军队,尽量恢复生产,等等一系列举措。

        这些举措都很对,但里头少了重要的一项,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新国家的财税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这意味着帝国财政只会有流出,没有渠道流入。这样重要的事情,窝儿察布上将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究其原因,其一,上将根本不懂金融;其二,新国家控制区有银矿,上将认为可以靠银矿开采或得足够白银供应财政。可是那个被寄予厚望的银矿一直没能产出足够的白银来供应财政支出,两者差额巨大。这个新国家一直是用帝国遗留的镇库银来补贴财政缺口。

        随后,他又犯了前帝国高层的老毛病——国家面子综合症,花巨资重建海军增强表面实力,给自家海军买了6艘军舰,虽然是旧的。哎,都是为了面子啊。这么搞这钱可就不够花的了。

        2年后,“有作为的好皇帝”,“帝国新海军之父”,“帝国复兴的希望”,唯一仅存的12月DIY皇帝窝儿察布上将死了,被部下杀了。因为镇库银终于花没了,没的银钱发军饷了。

        窝儿察布上将:“我真的没银子了,要不我印点纸币。”

        雇佣军代表:“你还是印点冥钞吧,让你家人给你烧点。”

        就这样,最后一位塔斯曼帝国皇帝窝儿察布上将在工作岗位上惨遭讨债部下杀害。如果不买军舰,他还会多活几年。在他还有钱发军饷的时候,确实是位好皇帝。窝儿察布上将皇帝值得回忆。

        几个月后,繁华的帝国首都真的成了无主之地……这里的一切都在急速重返蛮荒时代。

        十几年后的事情有些出人意料。前塔斯曼帝国首都一步步走向荒废,能走的都走了,可还是有很多人留下了。这一地区被联合帝国扶持起义军将领马赫迪汉莫拉比部队控制,因为附近一座山上发现了铜矿。这里开了家炼铜厂,剩下的人指望着这个厂过得还算可以。坚固的皇宫大殿正好充当炼铜炉车间,昔日用来装金银的前塔斯曼帝国国库成了铜厂的粗铜仓库。这里旧帝国唯一一条铁路仍在运营,由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