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杀_序章 空想者的理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序章 空想者的理想

第(1/3)页

空想社会主义(英文:utopiansocialism)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又音译为“乌托邦社会主义”。“乌托邦”一词源于希腊文,乌即没有,托邦即地方,含义为不存在的地方,即空想。

        1516年,英国莫尔创作的一部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文学作品,就是以“乌托邦”命名的,描绘了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海外狐岛上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社会。1839年,法国经济学家日洛姆·布朗基在他的《政治经济学》中,首次将“乌托邦”一词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用来泛指空想社会主义学派。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文学作品,著名的还有与莫尔同时代的意大利的康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等。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此文学作品还不是社会主义学说,他们对新社会图景描绘有极端的原始性。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这时人民群众对政治平等、社会平等特别是财产平等的要求。从17世纪英国革命时代温斯坦莱的《自由法》至18世纪法国莱的《自由法》至18世纪法国摩莱里的《自然法典》和马布里的《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等,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

        19世纪初期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到了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没有到达也不可能到达的高度。伟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摆脱了平均主义、禁欲主义,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制度的暂时性,看到了新的社会生产力是改造社会制度的依据,就未来社会必须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见解。

        圣西门(saint-simon)

        1760年出身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曾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后来由于生活状况的恶化而转向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圣西门认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是资产阶级同封建主的斗争,也是贫苦大众同封建主、资产阶级的斗争。在他的著作中,圣西门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关于未来的理想社会的设想,是一个空想的方案。但他的学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圣西门万年的思想是属于劳苦群众的,在死时,他还热狂的喊着:“将来时属于我们的。”在圣西门的思想中,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胚胎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热爱。但是,在它的思想中,所谓的“劳动者”除了包含雇佣工人以外,还包含了工厂主、商人、银行家。他认为劳动人民是不具备政治统治的能力的。相反那些商人、银行家等才应该是“全社会的代办”。

        在《日内瓦书信》中,圣西门已经提出这样一个论点:“人人应当劳动”。

        在同一部著作中他已经指出,恐怖统治是无财产的群众的统治。他说道:“看吧,当你们的伙伴统治法国的时候,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造成了饥荒!”

        圣西门认识到法国革命是贵族、资产阶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这在1802年是极为天才的发现。在1816年,圣西门宣布政治是关于生产的科学,并且预言政治将完全溶化在经济中。虽然,对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这样的认识在这里仅仅以萌芽状态表现出来,但已经明白地表达出,对人的政治统治应当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的思想,即废除国家的思想。

        同样比他的同时代人高明的是:在1814年联军刚刚开进巴黎以后,接着又在1815年百日战争期间,他声明,法国和英国的同盟,其次这两个国家和德国的同盟,是欧洲的繁荣和和平的唯一保障。

        圣西门具有天才的远大眼光,后来的社会主义者的几乎所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思想都受到了圣西门的影响。

        傅立叶(Fourier)

        1772年4月生在法国一个富商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善于思考问题。在他的学说中,他无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建立起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傅立叶为了自己的美好的设想,曾进行过一些尝试。虽然他的设想都失败了,但傅立叶关于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却给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在傅立叶的著作中,几乎每一页都放射出对备受称颂的文明造成的贫困所作的讽刺和批判的火花。傅立叶抓住了资产阶级所说的话,抓住了他们的革命前的狂热的预言者和革命后的被收买的奉承者所说的话。他无情地揭露资产阶级世界在物质上和道德上的贫困,他不仅拿这种贫困同启蒙学者关于只是由理性统治的社会、关于能给所有的人以幸福的文明、关于人类无限完善化的能力的诱人的诺言作对比,而且也拿这种贫困同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华丽的词句作对比;他指出,同最响亮的词句相对应的到处都是最可怜的现实,他辛辣地嘲讽这种词句的无可挽救的破产。

        傅立叶不仅是批评家,他的永远开朗的性格还使他成为一个讽刺家,而且是自古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之一。他以巧妙而诙谐的笔调描绘了随着革命的低落而盛行起来的投机欺诈和当时法国商业中普遍的小商贩习气。

        傅立叶巧妙地批判了两性关系的资产阶级形式和妇女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地位。他第一个表述了这样的思想: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傅立叶最了不起的地方表现在他对社会历史的看法上。他把社会历史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蒙昧、宗法、野蛮和文明。最后一个阶段就相当于现在所谓的资产阶级社会,他指出:

        “这种文明制度使野蛮时代每一以简单方式犯下的罪恶,都采取了复杂的、暧昧的、两面的、虚伪的存在形式”;

        文明时代是在“恶性循环”中运动,是在它不断地重新制造出来而又无法克服的矛盾中运动,因此,它所达到的结果总是同它希望达到或者佯言希望达到的相反。所以,譬如说,“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

        在傅里叶后期的文学作品中,一再提到要建立“****制度”,这是他心中完美的人类社会组织运作模式。

        “****”—就是一个小公社,即在一个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有2000人再次共同生活。这里的共同生活是为了大规模生产、消费的经济利益。成员们共同劳动,共同享受,无条件的以生产品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限度。而剩下来的则以十二分之五、十二分之四、十二分之三的比例分配给劳动、资本和才智(经营、指挥者)三部分。使其“各尽所能,各依劳动、资本、才智去取其所需”。“****”从一地推广到各地,然后发展到全世界,这样人类社会也就进入了“大同之城”。但是傅立叶想要把“****”公社付诸实践,却没有办法找到他所设想的土地和生产设备。于是他求助于资本家,希望能征得资本家的赞助。在他一生的最后十年里,他每天都在家里等待着资本家的“光临”。然而,整整十年却没有等到资本家的到来。

        终于,一位资本家开始了他的理想主义行动。

        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

        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1771年5月生于威尔士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由于家境贫寒,9岁时欧文便开始自谋生活。通过刻苦自学,欧文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学识的人。随后,他通过个人奋斗,几经商海搏杀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同时也有了不菲的政治地位,这位还是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毫无疑问,在当时这位社会主义者视为颇有名望的富一代。

        屁股决定大脑,衣食无忧的欧文坐上那个位子就开始考虑高层次的问题了……

        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转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飚时期。社会越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笔趣阁阅读网址:m.xbiquge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